当前位置: 首页  >  献血知识

人体卫士——免疫细胞

来源:南昌市中心血站     发布时间:2018-11-27 20:05     选择阅读字号:[ ]     浏览次数:2.3k

 

1.大家好,今天我们分享的课程是人体卫士免疫细胞。之所以选这个内容,是因为当初准备职称考试时,免疫部分看的非常虐,理不清也记不住。什么ADCC作用,什么酶把抗体截成了FabFc几段,看到想要撕书。可是又不能撕,考试还得考,所以耐着性子查了些资料,把书上的内容缕了几遍,终于屡出个大概,今天分享给大家。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出来我们及时讨论。我们先来看个小动画。通过这个动画我们对免疫系统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它。

2.我将通过这个脉络来讲:免疫系统是啥,它有哪些细胞,这些细胞要干啥,它们怎么干。

3.其实人体就像一座城,城里面有厨师,有商人,有守城的将士等等。他们各司其职,维护着城堡的安全和稳定。

4.而我们的免疫细胞就是这些守城的将士。那么作为一群正经的细胞,它们和我们一样,面临着人生的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到哪去?

5.6大家知道它们从哪来吗?对了,骨髓。骨髓里的干细胞是所有血细胞的祖先,它可以变成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以及淋巴细胞等等,我们今天重点讲的就是BT两种淋巴细胞,因为比起其它白细胞,它们的工作稍微复杂一些。

7.8.9.血细胞的分化就像这张图,它们从同样的起点出发。因为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所以造就了它们不同的人生。有的成了搬运工搬氧气,有的成了泥工负责刮腻子止血,有的进了部队负责保家卫国。我们的免疫细胞就选了第三条路。B细胞一直在骨髓待到成熟。而T细胞觉得这不是我理想的住所,于是搬去了胸腺继续成熟。

10.就像孩子长大后总要离开父母去过自己的生活。B细胞T细胞成熟后也离开了中枢,去了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定居,这个过程就叫淋巴细胞归巢。它们去了哪呢?主要有这几个地方,淋巴结、脾以及粘膜上的淋巴组织,比如胃肠道粘膜,还有扁桃体、阑尾等等,这些地方正是淋巴细胞要与敌人碰面的地方。它们是一直呆在这里不动吗?不是的,它们不是待在这里守株待兔,而是不断的走亲戚,在血液、淋巴液和淋巴器官中循环,这叫淋巴细胞再循环。

11.部队就位之后,它们要干些什么呢?主要三件事,对外消灭病原体;对内监视突变细胞;以及通过自身耐受和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定,比如有的细胞搞不清状况,成天抓自己人打,这就需要把它灭掉。免疫部队分为两组,一组叫固有免疫,一组叫适应性免疫。

12.固有免疫,就是天生的,比如粒细胞、巨噬细胞这样的,它们坚信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于是看到不怎么顺眼的,克里马擦一顿打。

13.而适应性免疫要沉稳一些,比如B细胞、T细胞,它们有针对性,花时间认准了一个抗原,然后见一次打一次。我们先来看T细胞是如何战斗的。

14.首先我们来看抗原,抗原就是跟我们自身不一样的东西,它可以是外来的细菌,也可以是病毒感染细胞或者体内突变的肿瘤细胞。

15.接触抗原之前,T细胞叫初始T细胞,战斗力为0,受抗原刺激后,CD4+T细胞分化为辅助T细胞,辅助T细胞又分了1217三种,CD8+T分化为杀伤性T细胞。CD4CD8就是帮着T细胞受体识别抗原的两个辅助受体,表达CD4的就叫CD4+阳性T细胞,表达CD8的就叫CD8+阳性T细胞。

16.由于初始T细胞没见过敌人,所以它有点萌萌的搞不清状况,它需要抗原提呈细胞APC来帮助它识别坏人。

17.APC有很多种,比如抗原提呈能力最强的树突状细胞,还有稍强一些的巨噬细胞。大家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对了,它们都手长脚长的,比较好抓坏人。

18.19.外来抗原比如细菌,被APC细胞吞进去,然后以抗原肽MHC-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转移到细胞表面,供CD4+T细胞识别,类似于这样。

20.内源性抗原谁来提呈呢?它自己上,比如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者突变的肿瘤细胞,它自己就会变成一个抗原提呈细胞,把抗原降解为多肽,以抗原肽MHC-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转移到细胞表面,供CD8+T细胞识别。

21.APC细胞的帮助下,CD4CD8阳性T细胞认出来敌人后,分别活化为辅助T细胞和杀伤性T细胞,也就是ThCTL

22.大家看辅助T细胞长得斯斯文文的,一看就不是打架的料,所以它自己不打,而是分泌细胞因子,叫中性、巨噬细胞这些来吞掉外来物,或者激发B细胞的斗志,产生更多抗体。

23.杀伤T细胞一看就是不好惹的,它针对的是内源性的宿主细胞和肿瘤细胞,它就简单粗暴多了,直接杀掉。

24.再来看B细胞,它识别的抗原分为胸腺依赖型和非胸腺依赖型,胸腺依赖型就是它把抗原吞进去变成抗原肽MHC-类分子复合物提呈给T细胞,T细胞说加油吧兄弟,于是它迅速活化增殖分化,变成浆细胞产生抗体。跟T细胞不同的是,B细胞有了武器,可以扔出来很多小李飞刀,也就是抗体。

25.抗体由2条重链和2条轻链构成,它们之间由二硫键相连。红线上面这一截叫做可变区,下面叫做恒定区。蓝线上面是Fab段,蓝线下面是Fc段。

26.27.可变区主要用来识别和结合抗原,一结合,抗原的表面分子就被封闭,或者结构发生变化,它的毒素就失去了活性,相当于把它五花大绑。可变区结合抗原后,恒定区开始大量地搬救兵。一队救兵是补体,补体过来把细菌和肿瘤细胞溶解掉;另一队救兵是中性粒和巨噬细胞,把细菌吞掉。再一队救兵是NK细胞,它把靶细胞杀掉;还有一队偶尔搬来的救兵是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会引起过敏。大家看抗体的这两张图有什么不同吗?现在开始找找看,看谁先找到。对了,左边这张是抗体的可变区连接的抗原,右边这张是抗体的恒定区连接的救兵,它把救兵和抗原连在一起,把抗原干掉。

28.刚才提到了补体以及超敏反应,我们来了解一下。先来看补体,它在抗体杀菌和溶解细胞过程中起着补充作用。你别看它名字好像是个替补,其实它就是个替补,额,不对,其实它很重要,它不活跃或者过度活跃我们都会生病。90%的补体都是由肝脏合成的,平时它以酶原的外表在血浆和组织液里面瞎溜达,但敌人入侵后,有三种方式可以召唤它出来,让它变身投入战斗。

29.三种途径分别是经典、替代以及凝集素途径。经典途径由抗原抗体复合物来激活的,抗体结合抗原后,抗体Fc段的补体结合位点会暴露,补体的C1分子会结合并激活,接着C4C2C3依次激活,好像出发前的报数:1,4,2,3,到齐,前进!替代途径是由一些细菌、酵母多糖等直接激活C3,只有一个兵,所以快,凝集素途径是由一些含N氨基半乳糖之类的微生物激活C4,依次是C2C3,替代和凝集素途径不需要抗体参与,所以在感染早起发挥作用。

30.三路兵马汇集到C3这里,后面的途径就是一样的了,激活C5,变成C5aC5bC5b结合C678,再和C9聚合,最终憋出了大招---C5b6789n攻膜复合物MACMAC插入细胞膜,细胞瞬间崩解。

31.除了最后的大招,整个激活过程中的活化片段同样在发挥作用,比如C3b4b,可以覆盖住靶细胞,吸引表面带有补体受体的吞噬细胞来吞掉靶细胞,这叫调理作用。再比如可溶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到C3b上面,再结合到表面带有C3b受体的红细胞血小板上,转移到肝脏、脾脏被清除,这叫免疫粘附。再比如C3aC5a可以与肥大细胞或者嗜碱性粒细胞的表面的受体结合,使它们脱颗粒,介导炎症反应,C5a也能吸引中性粒细胞到病灶,这些叫炎症介质作用。

32.我们再来看下超敏反应。它有四型,从这张表我们可以看到,第一种是由变应原引起,IgE介导的,参与的细胞是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过敏。第二种是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IgMIgG介导的,补体、吞噬细胞参与的。第三种是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引起,IgMIgG介导的,中性、碱性粒细胞、血小板参与的。第四种跟前三种不同,不是抗体介导的,而是T细胞介导的,它的机制就是我们之前讲的T // 页面加载触发 $(".Big").click(function () { $("#Zoom").css({"font-size": "18px", "line-height": "35px"}); }); $(".Middle").click(function () { $("#Zoom").css({"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30px"}); }); $(".Small").click(function () { $("#Zoom").css({"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Print, .print").click(function () { window.print(); }); $(".Close, .close").click(function () { window.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