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都市报》报道刘寿尧在南昌市血站8年的献血事迹
江西财经专修学院老师刘寿尧,8年无偿献血2.9万余毫升
时间:2012-12-03 14:05:48 来源:江南都市报 作者:朱力纲 实习生 雷妍妍 点击数: <script src="/e/public/ViewClick/?classid=5&id=17618&addclick=1"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547
教师8年无偿献血2.9万余毫升
据了解,刘寿尧是江西财经专修学院的语文教师,8年时间来,无偿献出了2.9万余毫升鲜血。血站工作人员称,他献出的鲜血足以挽救40个人的生命,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近日,也因此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8年前一次偶然献血成了开始
11月30日,是
8年前的一天,刘寿尧和同事路过南昌市中山路百花洲附近的献血车时,看见一名男子正在献血车旁焦急等待。原来,他的妻子出车祸了,急需大量A型血,而当时医院A型血紧缺,男子只好在献血车旁等待有人来无偿献血。刘寿尧正好就是A型血,他便献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血。
“血一抽完,就被送往医院去救助病人。那次献血对我触动很大,亲眼看到自己的血能起到挽救他人生命的作用,我内心暖暖的,既然是助人又不伤身体的好事,何乐不为呢?”刘寿尧告诉记者。
汶川大地震后他成了名献血志愿者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暖流在全国流淌,刘寿尧也想为此做点什么。
刘寿尧告诉记者,“我年纪大了,很多事情都跟不上年轻人的步伐,但是我又想为社会和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做点事情,朋友告诉我,你坚持献了这么多年的血,有这方面的经验,可以到血站去做志愿者服务,让更多的人加入这种爱心事业,为汶川大地震的伤者献血。我当时觉得这个点子不错,当天就来到血站报名参加志愿者了。”
刘寿尧决心当志愿者后便时常来血站进行理论学习和培训,和血站采血工作人员一起在街头为前来献血的市民服务并招募无偿献血者。每当有献血者担心献血是否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时,他就把自己厚厚一沓献血证拿给别人看,献身说法消除献血者的担忧。
无偿献血需要大家共同参与
今年盛夏炎热,许多人都选择纳凉避暑,但刘寿尧却利用暑期休息时间,每周主动志愿服务三次,跟着外采工作人员,早出晚归,不辞辛苦。即使烈日当头,自己汗流浃背,也要为献血者递上一杯水,热情地为献血者们服务。
血,总是热的,让血汇集在一起,就有无穷的热量;心,应是宽的,让更多的爱心连结在一起,就有无穷的力量。无偿献血是人与人之间友谊的纽带和桥梁,也是救死扶伤、助人为乐精神的集中体现。刘寿尧总是说,“一个人献血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带动身边的人一起投入到这项光荣的事业中,才是更重要的。”